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积德善书

太上感应篇的故事(21)------积福消灾的道理

2023-09-02 16:25:18 作者:佛陀教育网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31.png

 

 

【以伪杂真。】

 

【解释】把假的东西搀杂在真的里面。

 

【分析】近来市面上卖有许多假货,几乎是仿冒多过真品,这就是世道人心在变化呀!凡是饮食的需求、药品的使用,金属、布帛、器物之类,稍微有所欺骗误差,就会丧失良心伤害他人,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。至于使用假银伪钞,他的罪恶更是深重,所以上天的诛谴(zhū qiǎn)更为快速!

 

【故事】清康熙庚戌(gēng xū)年,福建人顾某在江阴地区暗中贩卖假银。他把假银带到市场上,没有人能够辨认,但是不可以超过十天,否则又会现出本质。某甲用六两金子换取二十两假银,到阊(chāng)门买纱缎回到船上,夜晚乘船经过华荡,突然狂风大作,船只翻覆,身上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存留;幸而某甲擅长游泳,才未被水淹死,赤裸着身体回家。顾某也在当天被雷击毙,制造假银的炉锤全部被击得粉碎。

 

【采取奸利。】

 

【解释】采用奸诈的方法来获取利益。

 

【分析】取是就采而说的,利益如果是用奸诈手段得到的,那么他用心的残忍苛刻,就无所不用其极了!现在社会上所有的压榨船主、假借官势欺人、从中关说以赚取中间利益之类的事情都是,不只是指那些私铸银钱、贩卖私盐,才叫做采取奸利。所以在仕绅之中,也有做这类坏事的,怎么可以只是指责市井小民呢!

 

【故事】张奉通晓法律诉讼的事,熟悉辖区之内的田赋及户口,他能够使田地很多的人,变成一无所有而无立锥之地,所以他的田赋地籍总是非常地多。境内的人苦于他的狠毒,却不敢说出来,如果早上说了,晚上税赋就到了。他尤其精于剥削百姓的方法,凡是长官到任时,往往会召他请问,过不久就会和他握手言欢,最后就都看他的脸色来行事。他每天都教长官如何尽取民财,长官得到其中两分,七分都归于张奉。巡抚唐公非常廉明,知道这种情形之后,就派武功高强的人前往逮捕;在押解途中,张奉用重金企图贿赂,但不被接受,于是就设计逃走,逮捕他的人也来不及追他。当时四处无云,突然有一声恐怖的雷声在东边响起,张奉却被击毙在西边,肚破肠出,肚子好像被刺割,五脏被挖空。大家都很厌恶他,而不愿意为他收尸,连猪狗也都不愿吃他的肉。

 

【压良为贱。】

 

【解释】压迫良家妇女做卑贱(bēi jiàn)的工作。

 

【分析】现在做奴婢的人,都是前生造业积恶,过失积满了一千八百项。其中有的实在不是奴婢,原本是良家的子女,而我却以势力强制压迫,使他们成为奴婢,这就是压良为贱。至于贩卖良家妇女做娼妓(),这是在十恶不赦的罪条之中,那就更不必说了。

 

【故事】漳州的周祥与薛纯是朋友,薛纯非常贫穷,只有一个儿子。薛纯死了之后,他的儿子就依附于周祥,但周祥竟然把他当成奴仆使用,稍微不顺心就会痛加鞭打。有一天,他在路上遇到了薛纯,他害怕地说:“你已经过世了,为何还来到人间呢?”薛纯说:“我来看我的儿子,并催促你一起上路。”周祥吓得汗如雨下,回到家就暴毙了。

 

【谩蓦愚人。】

 

【解释】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。

 

【分析】谩就是欺诈人在不知不觉之中;蓦(mò),就是快速利落的样子。凡是使用诡计设局骗人,让人家陷进他的策略中,就叫做谩蓦(mò)。谩蓦(mò)都不可以使用,而又加在愚人身上,那就更加可怜。即使愚人无法报复,但是冥冥中自然会有代为报复的人。在愚人本身来说并没有受到损害,但自己却已经先受到损害了。

 

【贪婪无厌。】

 

【解释】贪得无厌,难以知足。

 

【分析】以口取物叫做婪,这是说人们的贪心,就像嘴巴对于食物,永远都不厌倦,没有穷极之时。老子说:“罪过没有比多欲更大的,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。”知足的人,虽然贫贱也很快乐;不知足的人,纵然富贵也很忧愁。世间人贪求很多,最后还是耗散掉,这本来不说就能知道,而且还会惹上祸害和罪孽,就更是难以了结。

 

【故事】唐代宗时,中书侍郎元载,纵容几个儿子替人关说,收受贿赂,京师和地方都掀起排挤忠良、进用小人的风气。他家非常富有而奢侈(shē chǐ),夜夜笙歌,连皇宫都比不上。皇帝曾经劝导他,但是他却依旧不改。后来皇帝发怒,收押元载,下诏赐()死,他的妻子也被赐死。所没收的家产,钟乳石有五百两之多,下诏分别赏赐给中书、门下、尚书各部门官员;还有胡椒八百石,其他物品也有相当数量。

 

【咒诅求直。】

 

【解释】在神前诅咒(zǔ zhòu),来证明他的理直。

 

【分析】咒诅,是向神明发誓;求直,就是请求神明赶快报应。这些不必要用奏章的形式来呈报,凡是忿怒争执妄言时,口中有所呼唤召请的都是。按照《咒誓章》上说:“凡是有咒诅时,那么四面八方受到诅咒,一切凶恶的鬼得以乘虚而入,来施行祸害。如果不是诚心忏悔,请求天神降临化解,就不容易断除。”既然如此,那么咒诅的行为可以做吗?

 

【故事】明朝万历初年,西华的里役王着,与缴纳赋税的人为了税金而起争执,而在城隍庙赌誓。晚上住在扬善寺,忽然听到喝叫声,他起床探视,看到一个官员站在火炬下,戴着头巾、穿着红衣,在旁拥护的侍卫很多。官员大声命令二位壮士,持刀走向王着;王着拿起桌上的墨砚(yàn)丢掷(zhì),最后却被刺中,嘴巴面颊都流了血。寺里的僧人被惊醒,却看不到一个人,才知道是城隍爷。第二天早上,王着穿着囚服到城隍庙谢罪,看到庙中的神像很像梦中所见,而右边的侍卫就是持刀走向他的人,身上还有墨水的痕迹。过了一个月,王着口颊上的伤口才痊愈,但是刀痕仍然存在。

 

【嗜酒悖乱。】

 

【解释】喜爱饮酒而背理乱性。

 

【分析】喝酒容易让人乱性,如果有人酷爱喝酒,损害就会非常大。醉酒的人善念会完全丧失,恶念会大发,人在清醒时所不敢做的事情、必定不敢说的话,醉酒时就会放肆地做、放肆地说。所以饮酒能够节制的人,就说它是太和汤,说它是忘情友;饮酒不能节制的人,就称它是柔魔,称它是甘毒。酒乃是淫欲的薪火,放纵喝酒而不会放纵淫欲的人,实在太少了。当心火炽盛、淫欲怒发时,都很难加以防止,何况纵酒之后,岂不是更加重他的心火吗?在酒足饭饱之后行房,会使得五脏反复,因而得病不小!对此尤应痛惩。更有人因为酒醉,散播淫秽之事而受辱丧命,这时后悔就来不及了!

 

【故事】酒后失言,经常会招致大祸。江苏无锡县有一位名士,年纪很轻,才能很多,醉酒后当面揭发他人的闺房丑闻。那个人坦然地笑着说:“他只是在说醉话罢了!”一副好像毫不计较的样子。在座的人都佩服他的心量。有一位经历较多、做事较稳重的人,等他离去以后告诉同桌的人说:“被人羞辱而生气是正常现象,如果还是满面笑容,他的心理就很难测度了。”半年之后,那位年少名士竟然被人谋害了,大家都怀疑凶手就是以前被他羞辱的人。

 

【骨肉忿争。】

 

【解释】骨肉至亲忿怒争吵。

 

【分析】唐朝的张公艺九代同堂,靠的只是一个“忍”字。忿怒争吵都是因为不能忍的缘故。骨肉至亲之间,如果太执着于道理,就会伤害感情;伤害到感情,就不合乎道理。怎么可以随便生气争吵呢?

 

【故事】明朝浦江的郑濂(lián),他的家族两百年没有迁移,大家称呼他所住的乡里叫做义门。太守颁发一块匾额称赞为“天下第一家”。明太祖即位后召他到京城,问:“你家中在一起吃饭的有多少人?”他回答说有一千多人。太祖就说:“真的是天下第一家!”当时马皇后在屏壁后面听到以后就告诉太祖:“陛下拥有天下,是一个人举事成功的;现在郑濂一家有一千多人,要举事不就更容易吗?”太祖大吃一惊,又问郑濂:“你让家族能合起来,也有方法吗?”郑濂巧妙回答:“没有特别的方法,只是不听信老婆的话罢了!”太祖不觉大笑起来。当时正好河南进贡了香梨,就赐给他两枚。郑濂双手捧着香梨顶在头上,趋步出了皇宫,皇上命人跟踪监视。到家后就召集族人,向着皇宫叩首谢恩;并且放置两大缸的水,打碎香梨放入水缸内,分给大家喝。太祖听到后非常高兴。后来有人揭发他家和权臣私通,太祖说:“郑家不会做这种事,是被人诬陷罢了!”后来太祖又下令,从郑家拣选卅岁以上的子弟到京城,并且授以官职。郑家宗长郑,前往京城谢恩,太祖亲自到奉天门,亲笔写下“孝义家”三个大字赐给他,而且还盖上了玉玺(xǐ)

 

 

忏悔三世身语意带来的恶业,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,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向善念佛感恩诸佛菩萨,龙天护法慈悲加持,愿以此功德,平等施一切。同发菩提心,往生安乐国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 

 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积德善书最新图片文章

积德善书最新文章

积德善书推荐内容